习近平指出,外交安全领域事关中美关系总体发展和两国战略互信水平。
其中,中东、南美、除欧盟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等地区的钢铁产能增幅明显。加强合作才是化解之道钢铁和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中国去产能成绩突出,得益于政府准确把握趋势且富有执行力。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李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全球产能过剩问题仍非常严峻,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橡胶等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传统行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过剩产能比较集中。拉姆齐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量从2015年年末开始持续下滑,中国功不可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警告,中国以外地区产能过剩正影响全球钢铁业复苏。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经济政治部主任谢尔盖卢科宁表示,中国正在压缩、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中国完成这一进程并以先进产能与他国合作实现跨境生产,将创造出生产效率更佳的高附加值国际化产业链。
针对当前结构性产能过剩,李博建议,可寻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国际联动机制,找出各国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减少重复生产。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说,石油领域有石油输出国组织,产能过剩领域也应有相应的协调机制。其次,一带一路建设一直坚持让企业先行,合作项目是一带一路的核心。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际是一项全方位的经济对外合作或经济外交政策,务实合作是重中之重,政治和文化的成分要少一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带一路建设可能是几代人的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分担投资压力和风险,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宜采用多方合作的联合体进行,忌单打独斗。当然,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机遇,还面临着诸多风险。
说到底,道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最高哲学范畴,也是全球公认的中国最高哲学智慧。类似合作模式可以在一带一路其他地区复制。
这足以看出,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视。一方面要通过路将周边国家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首先,一带一路是路亦是道,正发挥着道的力量。
我们蓦然发现,两个更加接近近在咫尺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作者:陆如泉,为能源战略学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部综合处处长)。比如恐怖主义和社会安全风险、沿线国家政局变化风险、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黑天鹅)风险、各种经济和金融风险,以及涉及合作项目本身的各类技术和非技术风险等。十九大报告里五次提及一带一路:一是在报告第一部分阐述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从重大工作成果角度,三次提及一带一路。
结合学习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一带一路内容,笔者谈谈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中国石油央企带路的力量。三是在报告第十一部分阐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从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角度,又一次提及一带一路,而且用了一整段文字: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道的本意之一在于包容、通达、兼容并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过去几年,笔者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参与推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自然对报告中有关一带一路的内容格外关注。
正如十九大报告最后一段的开头所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未来若以市场化的方式加以引导,以企业间商业合作的方式加以推动,合作的空间将会十分巨大。其背后是中国居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的地位,是中国焕发出的全球性大国勃勃生机。同时,美国最大的石油企业埃克森美孚公司和中国石油在伊拉克南部西古尔奈油田开发上达成了合作,油田开发建设推进顺利。值得注意的是,全篇3.2万字的十九大报告精彩纷呈、亮点频现,自信满满地向国人及全世界宣读了中国共产党未来五年的施政纲领。但相信有十九大报告确定的指导方针指引,一带一路建设定能在未来五年和更远的未来引领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事务,继续为中国带路,为中国企业带路,为石油央企带路。
但更重要的是要行大道,以道留人,以道服人本世纪初成本监审还是一个新生事物,2002年年底,原国家计委以25号令制定出台了《重要商品和服务成本监审暂行办法》,第一次在价格管理中提出了成本监审的概念。
八是实行经营者失信惩戒机制,将经营者不良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成本监审和调查有关情况。
二是明确成本监审项目实行目录管理,特别强调自然垄断环节应当列入成本监审目录,未经成本监审的不得制定价格。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今年发改委对2006年版的《办法》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做了修订,也可以理解为新修订的办法有以下八个亮点。
一是明确成本监审是政府制定价格的重要程序,凡有定价权限的定价机关,包括价格主管部门、有定价权的有关部门和经授权的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和调整商品和服务价格前,均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成本监审。丁杰回顾了成本监审的历程。四是完善成本监审程序,促进成本监审工作更加规范化。三是严格定价成本的审核,明确政府定价成本的构成、核定方法和标准,以及不能进入定价成本的费用支出等,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约束和激励,减少政府自由裁量权。
丁杰表示,之所以修订这个办法,主要是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垄断行业等价格监管的需要,修订后的办法更加注重加强垄断行业监管,规范成本监审行为,可以说是成本监审最核心、最重要的制度,标志着政府成本监管进入科学监管、制度监管的新阶段,必将对健全政府定价规则、提升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透彻度发挥重要作用。丁杰表示,通过修订《办法》,进一步明确成本监审的职能定位,明确开展成本监审的原则、方法、程序、审核标准和法律责任,有利于规范成本监审行为,使成本监审工作在法制化的框架下进行,确保成本监审更客观、公正、透明,为政府科学定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她说,随着价格机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垄断行业监管的新要求,上述办法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成本监审主体责任不够明晰,监审程序不够明确,操作性也不够强。五是发挥第三方作用,明确定价机关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和聘请专业机构和人员参与成本监审,提高成本监审效率。
七是建立成本监审档案管理制度,实现成本监审资料可查询、可追溯。六是提出逐步推进成本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经过三年左右的实践,2006年初,发改委以42号令发布了《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明确了成本监审的范围和主体,统一了监审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推动成本监审向前迈了一步,从此中国的成本监审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深入开展。邀请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丁杰、价格司副巡视员程行云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近日国家发改委修订了《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此外,近年来各地在工作实践中也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需要总结提炼,形成制度加以推广。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丁杰今日介绍到,修订后的办法更加注重加强垄断行业监管,规范成本监审行为,可以说是成本监审最核心、最重要的制度三是严格定价成本的审核,明确政府定价成本的构成、核定方法和标准,以及不能进入定价成本的费用支出等,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约束和激励,减少政府自由裁量权。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丁杰今日介绍到,修订后的办法更加注重加强垄断行业监管,规范成本监审行为,可以说是成本监审最核心、最重要的制度。她说,随着价格机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垄断行业监管的新要求,上述办法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成本监审主体责任不够明晰,监审程序不够明确,操作性也不够强。
四是完善成本监审程序,促进成本监审工作更加规范化。丁杰回顾了成本监审的历程。